第300章 憋屈县令(2 / 9)

回到明朝当王爷 月关 17374 字 2020-12-21

们就散布类似的谣言,以激起蜀地各族的恐惧和义愤,从而对朝廷施压,使朝廷不敢放手用兵。”

杨凌一听,这才明白竟是都掌蛮的攻心计,看来这些原始部落般地部族倒也不乏智慧。杨凌略微放心,看了看众人道“不管如何,现在世子在都掌蛮手中,我们都得先礼后边。

这两天本官出去走动了走动,对附近的民情做了些了解,看来汉民与都掌蛮结怨已久,彼此确实互相仇视,打一仗不难,要胜一仗也不难。

不过这都掌蛮是最难教化的一族,如何善后才是难题。各位之中有许多叙州本地的官员,对这里的了解远胜于我们这些高居在府城、京师的官儿,大家有什么看法,不妨都说说。

都掌蛮要我们的官府和汉民退出叙州,把这里划成国中之国,这是异想天开,没有一个朝廷会答应这样荒谬的条件,我们讨价还价,不免得让出些好处,怎生既让他们满意,又肯放下刀枪,服从归降朝廷呢?”

布政使参政封大人捻着胡须,悲天悯人地道“大人,都掌蛮民风剽悍,好狠斗勇,加之身栖山区,散居村箐,习俗原始,经济落后。确实难服教化。昔年‘改土归流’,在这里建造兵营,兴办民学,编制户藉,本想教化一方。”

“奈何……”,封大人长叹一声道“官员语言不通,与当地土人难以沟通,派遣来地官员又有些横征暴敛、中饱私囊之辈。坏了朝廷名声,引起都掌蛮强烈不满,不久双方便兵戎相见,这是汉蛮之争的由来。

再之后,朝廷改变政策,划出都掌蛮辖地,设立土司,以夷治夷。彼此的冲突才小了些。可是这里汉人徙居增多后,彼此不能相容,常因家常里短、交易买卖而起纠纷。

而蛮人村寨部落互通声气,一人受欺举族愤怒,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时。便私相械斗,付诸武力,矛盾积压多了,每隔十年八年。总有一次大的冲突。

况且世子如今又在都掌蛮手中,本官以为,以和为贵。王爷已同意蜀王府拿出财物赎回世子,叙州都掌蛮部落应承担的税赋原本不多,可分摊至其他汉人地区,以减轻都掌蛮地抵触愤怒情绪,对于他们在辖地内地权益,我们多作些容让。蛮夷之人嘛。见利心喜,这场兵灾也就消弥无形了”。

四川道御使苏克也颔首道“能不动兵还是不动兵的好,蜀地乃西南重地,僰人叛乱如果不迅速平息,其他民族部落将会望风而起,四川能安宁吗?四川不宁,我大明江山也将为之震动。昔年用兵二十万,历四载而寸土不克。前车之鉴。本官也以为除了汉官汉民退出叙州不可答应外,可以尽可能给他们一些好处。化干戈为玉帛的好。”

杨凌徐徐打量众人,最后目光落在朱让槿身上,他拱手道“二王子,你意下如何?”

朱让槿概然道“蜀道之难,十倍于淮西塞北,用兵确非上策,在下以为应以招抚为宜。至不济也当先虚与委蛇,先救出家兄为是。在下携了一位好友同来,他熟悉都掌蛮要塞地各处道路,如果议和不可为,请大人拨一枝精兵与我,在下愿与好友以奇兵入山,解救家兄。”

朱让槿此言大有豪气,众官员闻之动容,蜀王家果然父慈子孝、兄友弟恭,门风谨然。

杨凌却慢慢摇摇头,现在杨砍头的传言对世子不利,难保不会有人怀疑朱让槿从中取利,这位二王子现在处境尴尬,这番主动请缨,他是豁出命来表明心迹了。可是世子若救不出也罢了,如果再把这个蜀王次子也丢在山里,那自已岂不可真成了扫把星了?

不过听朱让槿这意思,显然也是赞成招抚的。杨凌把从官员看了一圈儿,目光向前望去,眼睛微微眯起来,盯到了靠门边处一角青袍。看官袍颜色那官儿应该是个七品官,大帐里个个官都比他大,便把他挤到了门边。

帐帘儿掀着,阳光照进来,正映在他的袍袂上,只见那青色官袍皱皱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