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回 坐茶肆天子逢寒士 住驿馆康熙惩督帅(1 / 5)

康熙默默地离开老人。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泛上心头,他已不再像方才那样愉悦欢喜。张廷玉深知他的心思,却不敢说破,只道“爷,进镇子了,人多,留点神,车挤马碰的。”康熙会意地点点头,街上景致,与二十五年前并无多大变化。不过房子多了些。人头攒动,摩肩擦背,嘈杂的叫卖声此伏彼起,热闹异常。过了一会儿,听见镇北咚咚咚三声炮响,接着隐隐传来乐声。人流唿地向北拥去,挤得大人叫孩子哭,都说“皇上的御船已进镇北码头了,快去看哪!”康熙只一笑,回头对刘铁成道“那边茶馆里还略清净些,过去坐坐吧。”

“三位老客!里头坐——”因人们都去看御舟,茶馆里剩下没几个人,只南边桌上一个中年汉子,衣着齐整,喝着茶,漫不经心地吃着芝麻饼子;临河西窗下还有三个老头摆龙门阵,说得十分热闹。伙计笑嘻嘻地迎他们进来,拖着长声说道“这三位——靠河那边景致好——老客放心,皇上龙舟早晚得从这里过,少不了您瞧的!要点什么茶?雨前?龙井?毛尖、普洱都有!点心来点?”

康熙心不在焉地说道“随便来点吧,什么都成——我坐这里,廷玉你这边坐。”刘铁成站在一旁侍候着。康熙起先只看景致,后来听隔座一个老者说得有趣,竟听得入了神。

“你知道吧?官员顶子,讲究多啦!”那老者戴着一顶旧西瓜帽,尖嘴猴腮,长着几撇老鼠须,眼睛灼灼有神,说道,“单是红顶子,就有血红的、银红的、笺红的、老红的、喜红的,各色名目不一。”旁边一个胖子摇头道“只要有两万银子,我能弄一顶戴戴,没有什么稀罕的。”

老鼠胡子龇着板牙一笑,说道“你说的那是银红顶子,拿银子换的嘛!”旁边一个白净脸的中年人捋着八字须笑道“老欧阳,那血红的顶子自然是有战功的了;这笺红的,不才揣摩出来了,定必是撞了当道大老的木钟,拿了荐书弄来的,所以叫‘笺红’;只不知‘老红’、‘喜红’的由来,愿闻其详。”欧阳老头子“嗞儿”呷了一口茶,哂道“立了战功有什么说的?那叫‘正红’!这血红嘛,给你打个比喻吧,像吴天钧军门剿乔仲甫这股子海匪,其实正经水匪不过三十来个,可他在烟台一下子杀了八百多!割掉人头就是功,这就叫血红!——喜红是个巧宗儿,瞅准了哪位王爷办喜事,如孩子过生日,在汤饼会上做文章;王爷要讨小儿,在彩礼上做文章。做得好,自然要给你一个红顶子。这就叫‘喜红’顶子。至于老红——”他叹息一声,抚着又尖又秃的脑门子道,“不管京官外官,少操心办事、多保养身子,可劲儿熬资格,头发白时顶子也能红。”

“你到底见过世面,我们比不得。”胖子不胜感慨地说道,“像我,从十二岁头次进场,如今斑了头,还是个童生,可谓‘老童’了!”康熙不禁抿嘴一笑,却听那位苍白脸老人道“欧阳宏说这些,据学生看,似乎还没说全。更有一种,就拿咱们丰督帅说吧,谋这河督一差,先求了十四爷,后求吏部邱尚书。邱尚书,是福建人,好男宠,丰帅便送了八个娈童过去;夫人何氏还拜了沈英大学士为干爹;他的小妾叫袖翠儿,也送了十爷。你老兄有捷才,说说这叫什么红?”

欧阳宏垂了眉毛,眼中闪着狡黠的光,半晌,将桌子一拍,叫道“有了!此可谓之‘肉红’也!”

众人不禁哄堂大笑。刘铁成笑得弯着腰道“这糟老头子好口损!”张廷玉一阵笑过,却又皱起眉头。康熙正要说话,却见独坐一旁的中年汉子走过去,阴沉沉地站到三个人跟前,半晌,说道“你们三位,跟我走一遭吧。”

众人听了都不禁一怔,苍白了脸。那个叫欧阳宏的却颇沉得住气,三角眼一翻,问道“你先生贵干?素不相识,要我们跟你到哪里去?”

“我是河督府的戈什哈。”中年人说道,“你们方才说丰督帅是什么‘肉红顶子’,我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