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日出东方屋楼崮(2 / 3)

碳基实验 林峰公子 5387 字 2019-11-13

我目前无法理解其中深意,但不会刻意去寻找答案,相信缘分,相信答案会来找我。

就像现在您不就是来自国各地吗?这就是缘分!……”说完志愿讲解员带着游客去了三星堆青铜器展区。当时忞珹权当这位京腔爷在逗闷子,没当回事。也没留意相貌。不过现在一切又变得那么清晰,:微胖,国字脸,标准的京腔,虽然无法描述出具体相貌,但讲解员眉宇间的气质印象就如同刚刚还见过!

明天去国博!忞珹改了计划。睡前从国家博物馆官网查询到明天会有三位志愿讲解员,希望他能来!

从昌平城区到,少说也需要1个半小时。虽然昨夜睡的并不好,忞珹还是早早起床,到达国家博物馆北门时国博还未开门。经过严格的身份证识别、安检,忞珹直奔古代中国展区等候这位有缘人。人群熙熙攘攘,参观的的人一茬接一茬,可就是不见有讲解员。

忞珹在展区入口焦急的等待,嘴里念念有词,估计是在准备开场白,以防被误认成:这人脑袋有问题。临近上午10点,一群中学生簇拥着一个胖子讲解员进入来到展区入口。忞珹立即认出就是三年前“与陶文有缘”的讲解员,可是心里太过忐忑,一是怕认错人,二是,还没准备好如何开口。不如等等看到陶文陈列时,这个发福的讲解员,会不会还如四年前那样讲解!

陶文展区就在古代中国展区入口处。讲解员按部就班领学生们参观远古人头盖骨,旧石器留存,不用一支烟的功夫便到陶文展区。讲解员先是做一个深呼吸,抬高了嗓门,生怕身边学生听不见:“现在大家看到的灰褐色锥形陶器,以及周边蛋壳陶杯,尤其是这17个陶文,是早在6000年前……”

看来胖子这三年多来又对陶文补充了更多材料,口若悬河,从文字讲到宗教,从农业讲到祭祀和丧葬,用胖子的话来总结:这就是人类文明的曙光!

“十七个陶文中,日月山陶文在我看来最具有价值,集美学、文字、太阳崇拜等等,目前多数学者解读为aa039旦aa039字,即清晨日出的意思。就我个人而言,他如同我的圣物,常常出现在我的潜意识里,很渴望能有人帮我解开,或许你们中将来能有这方面的专家,帮我解开这个困扰多年的迷!”

与三年前比胖子由一个宿命论者,变得积极起来,他也想找到答案,而不是等待有缘人了。

忞珹忐忑的心终于落下,他走向讲解员。

“你好,我是李忞珹,或许我们能一起去解开这个谜。”

“您是?”胖子看着这位年轻人,好像还没做好接待有缘人的准备。

“您瞧,您刚才说了,您是李忞珹,我是想问您是指陶文‘日月山’吗?”胖子显得有限尴尬紧跟了一嘴。

“嗯,我和你有同样的遭遇,而且最近越来越频繁的出现,我想和你聊聊。如果不介意我可以等你把这波学生们送走。”

“不用等,咱俩一会就聊,稍等,我安排好学生。”胖子显得迫不及待,把学生们领到入口处,交给在外等候的领队老师,与半个小时后到场的另一位志愿讲解员联系好后,把联系方式交给了领队。

安排妥当,胖子招呼忞珹过来。并肩向国博出口走去。

“我叫苏迪,您是怎么找到这里的?”

忞珹把缘由简单告诉苏迪。

“外边人多耳杂,一会去我家聊,如何?”忞珹怎会拒绝苏迪的邀请,两颗急切渴望解开谜团心,恨不得交换大脑。

苏迪,老北京人,26岁,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国有银行工作,但他受不了银行的条条框框,工作不足两个月便辞掉工作,专心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来国博做自愿者。身高与苏迪相仿,生的白白胖胖,眉毛浓密,眉尾处眉毛上挑,鼻梁高挺,国字脸,若不是身材